· 段子吧 · 正文详情

段子-关于疫情期间植树节党员思想汇报范文(通用)

来源:名资汇网 作者:caiji007 2023-11-17

【疫情期间植树节党员思想汇报范文】,小编为你搜集了相关文章,快来看看吧。

【导读】本文主要为您介绍疫情期间植树节党员思想汇报范文相关范文模板,欢迎阅读分享!

  广大党员干部在植树节这一天,种下的不仅仅是一棵颗参天大树,更植下了战胜疫情的信心、实现双过半的决心、不获全胜不放松的恒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心。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疫情期间植树节党员思想汇报范文3篇,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疫情期间植树节党员思想汇报范文一

  【跟着总书记植树造林】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8日上午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强调,要发扬中华民族爱树植树护树好传统,全国动员、全民动手、全社会共同参与,深入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推动国土绿化不断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俗话说,“正月栽竹,二月栽木”。阳春三月,春风拂面,春雨如油,正是一年植树播绿的好时节。让我们跟着总书记一起去植树,共同播下神州大地生机盎然的绿色新希望。

  跟着总书记植树造林,履行公民义务。“众人拾柴火焰高,众人植树树成林。”诚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爱树、植树、护树的好传统。新中国成立后,更把植树造林从道德义务上升为了法定义务。1979年,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把每年的3月12日设定为植树节。1984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第9条规定,植树造林,保护森林是公民应尽的义务;各级人民政府有责任组织全民义务植树,开展植树造林活动。今年是新中国植树节设立40周年。40年来,我国森林面积、森林蓄积分别增长一倍左右,人工林面积居全球第一,我国对全球植被增量的贡献比例居世界首位。但同时,我国生态欠账依然很大,缺林少绿、生态脆弱仍是一个需要下大气力解决的问题。让我们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各级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各级人民政府认真组织,全国动员、全民动手、全社会共同参与,持之以恒开展好全民义务植树活动。

  跟着总书记植树造林,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绿化赛过宝,一宝变百宝”“种下千棵树,代代子孙富”。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当前,我们要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下,大力推动国土绿化高质量发展。要因地制宜深入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持续推进森林城市、森林乡村建设,着力改善人居环境,做到四季常绿、季季有花,发展绿色经济,加强森林管护,推动国土绿化不断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跟着总书记植树造林,践行功成不必在我的政绩观。“栽树忙一天,利益得百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植树造林,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看待千秋大计,我们应有“功成不必在我”的政绩观。诚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我们说一张蓝图抓到底,不仅需要科学决策,也需要思想境界。什么思想境界?就是功成不必在我。”这段论述深刻揭示了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民族利益与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关系,对于解决一些领导干部在工作中存在的急功近利倾向,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和现实针对性。我们进行的事业是伟大的事业,不可能一蹴而就,不可能在一年、一个任期内完成,这就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全局观、政绩观,要从对历史负责的高度,来看待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是否经得起历史的检验;要站在全局、战略的高度研判形势、决策问题,正确处理全局与局部、战略与策略、当前与长远的关系;要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绝不能急功近利、杀鸡取卵。就像植树那样,我们未必能看到我们当下种植的树苗茁壮成林的那个景象,但我们的子孙后代一定能。只要我们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都能为事业而忘我、为“大我”而舍弃“小我”,两个“一百年”目标就一定能在我们这代人的手上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也一定能在我们接班人的手中实现。

  “春天一刻值千金,植树季节不等人”“一年之计莫如种谷,十年之计莫如种树”,让我们都行动起来,跟着总书记一起去植树造林吧!

  疫情期间植树节党员思想汇报范文二

  【基层干部的“植树经”】

  春风正当时,万物复苏绿,又是一年一度的植树节。春耕夏作秋收冬藏,绵延千年的农耕文化,大到耄耋老人,小到咿咿学语的孩童,都想在这一天亲手植一棵树。是为绿水青山添绿,也是种下金山银山的希冀。

  年年岁岁又今朝,基层干部常做常新,也摸索出他们的“植树经”。

  “撸起袖子”准备足。植树第一步准备树苗。理论知识亦是基层干部的“树苗”,是知识储备与时俱进的关键。学政策文件、学方针政策、学农业农技知识,在办公室学、在寝室学、在田间学、在徒步走访的间隙学,这是基层干部的常态。“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他们用理论指导实际工作,在实际工作中完善理论经验。接着第二步准备水,土行土话是基层干部工作的“水”。说方言懂农村是基层干部的必备技能,这是和群众打成一片的关键,是让群众觉得干部不是高高在上,而是和他们一样的苦力人,才能敞开心扉一起聊。

  “挥锹铲土”务实干。植树第三步种植地选择。荒芜且需固土防沙的地方是植树地的首选,这里没有参天大树做庇荫,面对的是更多的狂风暴雨。农村工作的复杂性、未知性是对基层干部的最大考验,面对这片“荒芜之地”,他们卯足信心,下定决心,积极乐观应对,将梦想寄托在这片乡村振兴的田野上。接下来第四步栽种,栽种是植树的核心。你扶树我铲土,是务实干的直接表现,更是协作共赢的最好诠释。青年和青年搭配做“跑腿”,青年和老年搭配做“操作”,老年和老年搭配做“谋划”。每个人发挥着自己独一无二的优势,青年干部的热情、老年干部的经验和实践,两两相碰,迸发出一加一大于二的强大火力。

  “剪枝除虫”管护好。树已栽种好,想让它茁壮成长,还必须剪枝除虫持续做好后天管护。急民之所急、解民之所需是基层干部工作的重心。家里的玉米棒子没人收、生病了没钱住院、怎样修公路……这些都是基层干部的工作日程。既要做好解决群众急事的“除虫员”,又要做好群众脱贫致富规划的“剪枝员”,还需做好创新帮扶的“管护员”。用心对待群众,真心实意地帮助,都是基层干部做事的不二法则。把群众当亲人,争做群众心坎上的人,才能真正“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才能携手乡村振兴大跨步。

  疫情期间植树节党员思想汇报范文三

  【植树节 上哪去、植什么?】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沿着校园熟悉的小路,清晨来到树下读书”……一诗一歌吟,一歌一时节。踏着诗歌悠远而欢快的意境,我们又迎来了一个草长莺飞的阳春三月、一个“要小舟行钓,先应种柳”植树时节。

  看吧,从田间地头到戈壁荒原,在祖国广袤的大地上,广大干部群众正卷裤撸袖、甩膀挥锄、浇水洒汗,栽下一棵棵鲜活的小树苗,种下一抹抹绿色的新希望。期待“长成参天大树”,为祖国大地披上新绿。

  然而,随着城镇化的进程,我们中的许多人都迁徙到了城里,在城里有限的公共土地上,绿化都由专门的部门和专业的人员在做,我们几乎失去了植树的条件,植树节于我们似乎也变得有名无实了。那么,植树节真的是可有可无的吗?我们应该上哪去、植什么呢?

  植树节,请把“乡愁”和“文化”一起“植”进地里去。我国古代便有清明时节插柳植树的传统。从“为近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到“数树新开翠影齐,倚风情态被春迷”,从“褭雨拖风不自持,全身无力向人垂”到“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众多的咏柳诗便是明证。而借“树”抒情、托“树”言志的也比比皆是,从“思量却是无情树,不解迎人只送人”到“会得离人无限意,千丝万絮惹春风”,从“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到“松下茅亭五月凉,汀沙云树晚苍苍”,从“翻飞未肯下,犹言忆故林”到“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可见,植树的传统在我国源远流长,是“乡愁”的一部分,也是“文化”的一部分。习近平总书记非常在乎“乡愁”,他说,“一个地方的幸福很重要,要记得住乡愁”“不要小看这种幸福感,因为这种幸福感能留得住人”。他指出,要让城镇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乡村振兴要“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住田园乡愁”。习近平总书记也非常在乎“文化”,他说,“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由“乡愁”照见的是中华民族深厚而独特的文化心理现象——“家国天下情怀”。今天,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刻,我们植树,也要把这种优秀的传统情怀“植”进地里去!

  植树节,请把“责任”和“担当”一起“植”进地里去。大家知道古时的里程碑长什么样儿吗?最开始,官道上的里程碑,是在路边每隔一华里设置的一个个土台。后来,公元552年,名将韦孝宽领雍州刺史。他上任后,发现土台的缺点很大,因经不起风吹雨淋需要经常进行维修,增加了国库开支和百姓劳役。经过一番调查研究之后,他毅然下令将土台改种槐树。韦将军的这一发明可谓是利国利民、一举多得。既找到了更坚固的里程标记物,更减少了国财民力耗费,既为人们提供了遮阳蔽日的更好出行条件,更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因此,韦将军所种的槐树千百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也成了西安的市树和象征。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是我国近代史上最早意识到森林的重要意义并提倡植树造林的人。他指出,“中国欲强,急兴农学,讲究树艺”“防止水灾与旱灾的根本方法,都是要造森林,要造全国大规模的森林”。他还进一步认为,植树造林也是使民众摆脱贫困的有效途径。在他的建议下,1915年,北洋政府首次明文设立植树节,时间是每年的清明节。在他就任临时大总统时,立即颁布了我国近代史上第一部《森林法》。1928年,为了纪念他逝世三周年,国民政府将植树节的日期改在了3月12日。我想,无论是韦公还是孙先生,他们的植树,更多的是把对家国天下的责任和担当“植”进了地里。

  植树节,请把“理念”和“意识”一起“植”进地里去。1979年,在邓小平提议下,全国人大通过决议,将每年的3月12日定为新中国的植树节。今天,植树已成为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义务。那么,如何来落实这个义务呢?毕竟,人人都亲自参与栽种、管理不太现实。一方面,城镇化使得我们很多城里人很难有条件去参加义务植树,另一面,植树本身是一项技术活儿、长时工程,普通群众由于技术参差不齐、时间难以固定,往往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因此,应该因地因时因人而制,实行差别化义务植树,分类施策、多措并举。比如,城市要搞好主要街道、风景游览区、名胜古迹等公共场所的绿化,农村要搞好农田防护林建设和“四旁”绿化,机关、企业、医院、学校等单位和居民社区要搞好“院子”“园子”绿化。比如,要加强组织领导、检查督促,要加强科学指导、技术应用等。特别地,应当进一步开阔“蚂蚁森林”等“网络植树”“软件植树”这一条新途径。2018年,蚂蚁金服与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中国绿化基金会签署了“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战略合作协议,开创了全民义务植树的崭新形式。如此,鼠标轻点、手指一划,我们便可投入到义务植树的事业中来;通过地铁出行、线上支付、电子发票、车辆停驶、网络购电等最常见的低碳出行方式,我们就可以在现实中或捐植一棵树、或看护一“片”林、或认养了一“块”自然保护区。聚沙成塔、集腋成裘,“互联”的力量必将造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无限可能。“理念一变天地宽”,因此进入新时代,我们应把植树节所倡导的“理念”和“意识”进一步根植到全体人民的心中去。这些理念和意识,就是绿色理念、新发展理念、环保意识、共同体意识。

  树,根发于泥土,枝生于天地,不停生长,生生不息。信念也像一棵树,只要种入心中,便会萌发、生长、芬芳。植树节之际,让我们把所有的绿色与希望都统统植入华夏大地吧!

以上相关“疫情期间植树节党员思想汇报范文”范文模板,关注,每日更新示例范文,希望对你有用!

联系我们
付费后若不能复制,请刷新页面重试。 如有问题,再加客服微信。 在线时间:星期一至五 9:00~12:00 14:00~17:30
付费复制 免费复制 付费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限时特价:5.88元

支付宝支付
联系客服
扫一扫,支付?5.88

正在加载二维码...

支付完成后,请等待10秒左右,请勿关闭此页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