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杂谈 · 正文详情

高调的解缙最后死在了高调上-朱棣为什么要杀解缙 - 全文

来源:名资汇网 作者:caiji007 2023-12-12

解缙与杨慎、徐渭一起被称作明朝三大才子,在其中,解缙又被公认为博学第一。解缙自小就呈现了非同一般的文学天赋,五岁对父亲所讲课文滚瓜烂熟,七岁就能写诗写文章,十岁每日写出飘飘洒洒千余言,十二岁就能灵活运用并熟练掌握《四书》《五经》。

明太祖洪武二十年(1387年),十八岁的解缙参加江西乡试,一举得中榜首解元。第二年,考取会试第七,评为庶吉士,足以常常侍奉在朱元璋身边。朱元璋十分赏析那位聪明才高的小年轻,觉得他有安邦济世之奇才,施政平天下之大略,对他是各种宠溺,乃至告诉他:“小解啊,人前,我们俩是君臣;私下,我们俩就是说爷俩,亲的!有什么事你就说,朕不能怪你。”

朱元璋本是无心快语,借此机会亲密话以表恩宠而已。偏要解缙年少无知,竟然当真了,回过头就上了份万言书,高调讲话直指皇帝的疏漏,由于是自己让他说的,朱元璋也不太好发作,还礼貌性地赞美了几句。殊不知解缙大受鼓动,更起劲了,又写了份《太平十策》,当众教育起皇帝来。朱元璋心里老大不悦,贬他为江西道监察御史。

之后,宰相李善长被处决,解缙又上书为他喊冤叫屈,这让朱元璋更为憋屈,觉得解缙还心智不成熟,必须修养身心、闭门思过,就对其进行了“冷暴力”。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朱元璋对解缙的父亲说:“都说大器晚成,把你的娃带回家吧!让他努力学习,天天向上,十年后再说工作吧!”皇帝自然金口玉言,因此,仕途不久起步的解缙便迫不得已下岗,回家再次念书了。

还没有等到十年,朱元璋就病逝了,皇太孙朱允炆接任当上皇帝,是为建文帝。解缙以进京吊丧之名,顺理成章回到京都,等待机遇重头再来。在他来看,以才爱国,一展优点,应当他的人生目标。但是建文帝对解缙并不是太赏析,恰好有人控诉说解缙母死未葬就进京,是大不孝,按律应当惩办。趁着这一由头,建文帝将解缙外放进河州(今甘肃兰州周边)来到。直至建文四年(1402年),解缙才被招回京师应天府(今江苏南京),任职翰林待诏。

燕王朱棣启动靖难之役,事成之后当上皇帝,是为明成祖。许多大臣不肯为谋反的皇帝效力,都跑了,解缙却感觉现在机会来了,忙不迭地跑去投靠,朱棣感动于他的见机行事,提高他为翰林侍读,还封他为明朝大百科全书《永乐大典》的总编。

明成祖永乐二年(1404年),解缙又晋升翰林学士兼右春坊大学士,变成明朝第一位内阁首辅。这时,朱棣对解缙的宠遇做到巅峰,他曾对大臣们说:“天下不可一日无我,我则不可一日少解缙。”解缙再一次红得发紫,但他依然不改高调作风,逮着同事就乱批一气,以得罪人为己任。可是,之后的事实证明,有些人并不是他能惹得起的。

那时候,在立太子这[文]件事情上,朝里高官[章]一派适用长子世子朱[来]高炽,另一派拥戴次[自]子汉王朱高煦。朱棣[历]极为担心。对于,解[史]缙高调出演了史上知[大]名的一幕:永乐三年[全](1405年),朱[网]棣召解缙进宫,问解[文]缙对立太子一事的念[章]头,結果解缙确立适[来]用皇长子,净说好话[自]:“皇长子仁孝,天[历]下归心。”朱棣摆头[史]说大娃工作能力差点[大]儿。解缙又说:“好[全]圣孙!(之后的明宣[网]宗朱瞻基)”。

闻听此话,朱棣如豁然开朗,领悟了。这次妥妥的了,朱棣非常宠溺长孙,无所谓了,大娃朱高炽顺利成为了太子。二娃汉王朱高煦太子梦碎,极端的失落化作极端的恼怒,瘋狂的怨恨涌进心中,恨不能活吃了解缙。

正应了瞎子过秤——不知轻重,解缙高调掺合领导家务事,完全忘记了三国时杨修参加曹操立嗣的惨不忍睹教训。朱高炽尽管被立为太子,但他的表现并不可以令朱棣认同,反倒汉王朱高煦日趋受宠,平常里衣食住行乃至都超出了太子的规范。解缙上疏说:“汉王这是要争太子的节奏,一定不行。”这句话惹得朱棣大怒,觉得解缙有意挑唆父子弟兄骨血亲情,开始对解缙有意见了。

间谍头子锦衣卫指挥使纪纲是朱棣身边的大红人,解缙却压根瞧不起他。一次宴席,解缙正与众同事吟诗作对,纪纲走回来看热闹。解缙戏弄他说:“老纪到来恰好,这儿有一个上联,不然您给对一对:‘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纪纲大老粗一个,对不出,茫然无措地盯住解缙。

见到纪纲吃瘪,解缙甭提多解恨了,他坏笑着说:“这上联忒俗了,并不是当我们老了纪对出不来,就是你不想是吧!我自个续个下联:‘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您给纠正纠正?”纪纲再没学历也听外出道了,心道你解缙太损了,不带那么糟践人的,由不得恨得牙痒。

因为解缙太过高调,[文]四处树敌,大臣们尤[章]其是朱高煦一党常常[来]在皇帝眼前说他的说[自]闲话,造成朱棣更为[历]看不上他了,找了个[史]原因,把他下放进地[大]区任“广西布政司参[全]议”。解缙人还没有[网]去就任,又有人告他[文]的黑状,朱棣就将他[章]的下发地改成交阯([来]今越南北部),越送[自]越远了。

永乐八年(1410年),解缙进京述职述廉,造化弄人朱棣御驾亲征来到漠北,太子朱高炽留守监国,主持朝廷日常事务,解缙立即找他作了工作情况汇报。这件事情被纪纲知道,密电告之朱高煦。朱高煦正犯嘀咕抓不上解缙的辫子呢,赶快告了他的黑状,说他“私觐太子”“无人臣礼”,真的是目无皇帝,蔑视领导。老领导都避讳属下喜新厌旧,朱棣大怒,一声令下把解缙拘捕丢入死牢,这一扔就是说好几年。

或许上天生注定了解[历]缙不能就此被别人忘[史]却。永乐十三年(1[大]415年),朱棣查[全]看锦衣卫牢房在押犯[网]名册,看到解缙的名[文]字,表示很诧异:“[章]缙犹在耶(解缙还在[来]世呢)?”纪纲明白[自]了,回来就把解缙灌[历]醉,命人将其拖出去[史]塞到雪堆里。一代才[大]俊解缙就这样永远消[全]失了。

一直以来,中国人青睐的使命是低调做人,踏实办事。说白了地不惧其低,方可聚水成海;人不惧其低,方可孚众称王。解缙的不幸,跟他的高调作风相关,他仗着才气挑球,嘴边没个把门的,造成同事抵触,皇帝抛弃,最后“非正常死亡”,为他的高调还了本,顺便付了利息。

历史大全内容创作者
    标签

    上一篇:世界上真的有龙吗?锁龙井中锁的到底是什么?

    下一篇:小冰期形成的原因-明朝小冰期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