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细心比照清代早期的地形图与清代中后期及其现如今中国地形图边防线的走向,能够发现在西藏西南边有一块以前的疆域现如今不在国境内,不在国境内这一部分即如今的印巴争议的克什米尔地区北边。
这块以前的疆域全名称为“巴儿蒂斯坦和拉达克”,通称拉达克。拉达克坐落于青藏高原的中西部外缘,主要包含列城以及周边地区,海拔高度在3000~6000米间。拉达克有“小西藏”之称,主要是因为拉达克尽管是归属于印度喀什米尔的一部分,但它无论在历史人文、宗教信仰還是风俗习惯上面有别于印度,也有别于克什米尔,该地区的人种归属于西藏人种,所使用的語言都是藏语,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也都和西藏同样,不管自然地理、民族与文化艺术皆贴近西藏。拉达克地区自公元9-15世纪都为西藏所执政,这也就是说拉达克有“小西藏”之称的来历。拉达克是西藏同中亚和印度交通出行、貿易的管理中心和门户,拉达克在历史上归属于中国,是西藏的一部分,到清代时为受驻藏大臣控制的西藏藩属。
拉达克是如何丢失的?
1834年和1840年,多格拉人到旁遮普地区的锡克王国的支持和带领下两次侵入拉达克,拉达克两次向西藏地方政府求助,可是清驻藏大臣不予出兵,拉达克失守。1842年拉达克人起义不成功,拉达克被划入多格拉土邦。
1842年拉达克战争后,拉达克皇室被容许在拉达克保存一部分皇权,这类布局一直维持到今日。1947年印巴分治,多格拉土邦王公不可以决策加入印度還是巴基斯坦。1948年巴基斯坦攻进该地区,而且攻占了卡吉尔(Kargil)和臧斯噶,部队间距雷城不到30千米。在多格拉土邦王公签订加入印度以后,印度派部队进到该地区。1949年中国关了了奴布拉(Nubra)和新疆的界限,封禁了传统的边贸道路。1950年中国解放西藏,很多藏族人逃进拉达克。1962年之前中国建造的新藏公路穿越阿克塞钦地区,使自清朝末年至今无法有效控制的阿克塞钦地区再次返回中国的有效管控中。中国还建设了喀喇昆仑公路进入巴基斯坦。在这段时间,印度建设了斯利那加-列城道路,使路程从十六天减少到两天。现如今整个查谟-克什米尔邦处在印度、巴基斯坦和中国的领土争端当中。
以后,英国殖民者数次篡改界限,以求永久性攻占这块领土。比如那时候的印度测绘局的高官约翰森,于1864年对中国和田与阿克塞钦等地区开展了一番勘测,绘图出一幅地形图,私自把阿克塞钦、羌臣摩河谷和喀喇昆仑山往北的块状地区悄悄划归英属克什米尔境内。
中国从没认可拉达克归属于英属印度
腐烂的清廷对此茫然无知,在与英国的触碰中沒有取回拉达克地区,但還是说明了自身的疆域主张。于1892年在喀喇昆仑山口塑造了一个界石,界石上的符文宣布中国疆域自此开始。中国今日的国境线也更是在喀喇昆仑山口与克什米尔交界处,进而促使今日的中国国境线与清代全盛时期对比,往北有一定的收缩。
1842年9月17日,西藏地方政府噶伦索康、藏军代本比喜与道格拉代表在列城达成停火协议。协议关键点为:1.彼此停火,各自保持旧有界限,承诺不使用武力变更;2.彼此按战前方法开展貿易;3.拉达克王的皇后和两个王兄弟从西藏返回拉达克,拉达克照旧向西藏朝贡。
这一协议,促使西藏地方政府无法将道格拉人赶出拉达克,失去对拉达克的具体控制,仅保持了拉达克照旧“年贡”的虚名,为之后英国立即入侵拉达克留下机会。但西藏地方政府也未宣布认可拉达克归道格拉人管辖。必须强调的是,该协议签名的彼此代表仅是各自國家地区当局的代表,并且沒有获得各自政府的准许,因而,它仅仅 表达互不侵犯的停战协定,而并不是区划界限的条约。并且,说白了保持旧有界限,指的是西藏地方政府立即管辖的阿里地区,与做为中国西藏藩属的拉达克王管辖区间的中国內部的行政界限。
印度和巴基斯坦独立后,彼此就克什米尔所属问题暴发战争,战争结束后印度控制了拉达克。印方曾宣称,中印边界西段早就在19世纪40时代就已划分,遭受中国方面的反驳。直至今日,中印边界西段问题仍难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