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问经验 · 正文详情

女真族是现在哪个民族 皇族完颜氏分布在哪里

来源:名资汇网 2022-05-17

大家对于女真族还是比较熟悉的,其实元朝时期的主宰。而女真族在明朝事时期分为三部。那你知道经过发展,族是现在哪个民族呢?完颜氏作为女真的皇族,如今有分布在哪些地方呢?今天就带着大家去了解女真族。

明朝时期,女真族主要分为三部:建州女真、海西女真和野人女真。其中建州女真又分为八部,即满洲五部和长白山三部;海西女真又分为四部,合称扈伦四部;野人女真则更加松散,比较大的有三部。

一、建州女真八部

1、苏克素护河部,因居地临水得名,今称苏子河,公元1586年被努尔哈赤吞并;

2、哲陈部,因居建州女真区域西北角得名,地在今苏子河与浑河合流处一带,公元1587年被努尔哈赤吞并;

3、完颜部,金国后裔,分布在今新宾满族自治县东北的浑江上游地区,万历时期被努尔哈赤吞并;

4、浑河部,以水得名,约分布在今抚顺市东南的浑河流域地区,公元1586年被努尔哈赤吞并(努尔哈赤就属于该部一支);

5、董鄂部,以水得名,居今称大雅儿浒河流域,公元1588年在部落首领何和里带领下投靠努尔哈赤;

6、鸭绿江部,居今鸭绿江上游地区,有人认为该部居民是明成化年间从图们江流域来投的毛怜卫人,公元1591年为努尔哈赤遣兵征服;

7、讷殷部,以水得名,地在今松花江上游地区,公元1593年被努尔哈赤攻灭;

8、珠舍里部,分布在朱色冷河流域,地在今吉林省安图县境,公元1593年攻打努尔哈赤失败,被其招服。

注:前五部为满洲五部,后三部为长白山三部。

二、海西女真

1、乌拉部,亦作兀喇部、兀拉部,以居乌拉河得名,强盛时拥有今吉林省中部,北至东流松花江南,南到盘石县一带,西达德惠、双阳县一线,东抵图们江上游。公元1613年,乌拉部被努尔哈赤所破,末代首领布占泰逃往叶赫部;

2、辉发部,因居辉发河得名,公元1593年参加叶赫部组织的九部联军攻打努尔哈赤,与建州女真结怨,公元1607年被努尔哈赤攻灭,首领拜音达礼战死;

3、哈达部,以居哈达河得名,属纳喇氏,王台时部落开始强大,周边诸部臣服,其死后内斗不止,哈达部不仅失去昔日霸主地位,而且终于公元1599年被努尔哈赤攻灭,首领孟格布禄被俘杀;

4、叶赫部,源出蒙古土默特氏和女真纳喇氏各一支,因南迁至叶赫河流域始有叶赫之名,哈达部衰落时,叶赫部崛起,并与努尔哈赤多次对抗,基本上屡战屡败,公元1619年,叶赫部被努尔哈赤所攻灭。叶赫那拉氏都出自叶赫部。

三、野人女真

1、渥集部,主要分布于镜泊湖以西,东至乌苏里江上游,南临绥芬河流域至苏联沿海地带的广大地区,公元1615年十一月,努尔哈赤遣兵2000征东海渥集部,灭之;

2、瓦尔喀部,居图们江流域及乌苏里江以东滨海地区,东至海滨及沿海岛屿之地,公元1615年被努尔哈赤降服;

3、库尔喀部,以沿虎尔哈河(今牡丹江)而居,故名,公元1611年努尔哈赤发兵攻取虎尔哈部札库塔城,后皇太极收服诸部,并入满洲。

野人女真又称东海女真,散居于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广大区域,主要以狩猎和捕鱼为生,根据《清太祖高皇帝实录》分为三部,但实际上有数十部之多。

契丹族,是中国历史上比较重要的游牧民族之一。契丹族是鲜卑后裔,长期生活在西辽河流域。唐朝时期,契丹经常侵扰河北一带,是唐朝东北边疆危机的主要来源。唐朝灭亡后,契丹族建立了强大的辽国,统一了东北和漠北,称霸中国北方。但自从辽国灭亡后,契丹族就显得默默无闻了,最终消失于历史长河之中。那么,契丹族的后裔都去哪里了呢?

契丹人

契丹族长期生活在西辽河流域,这里地域面积较小,人口容纳度也是有限的。在南北朝后期,北齐曾经在这里俘虏10万契丹人而还,可见当时的契丹族数量还是比较客观。唐朝后期,契丹曾经出兵40万攻打代北,可以推测当时契丹族的数量在百万以上。

辽国建立后,契丹族的数量达到了历史的巅峰。根据《中国人口通史》的资料:辽国的总人口大约是1050万,其中汉人570万,占据半壁江山。而契丹族为230万,女真族100万,渤海人50万,其他民族大约100万。也就是说,即使在契丹族建立的辽国,契丹族也仅仅是全国第二大民族。

纵观古代的游牧民族,其人口数量能够超过百万的,那都不是一个小民族了。历史上第一个统一漠北的匈奴,其汗国总人口不过150万而已;唐朝时期的吐蕃,其总人口大约为400万;而外蒙古如今的人口还未超过300万。可见,契丹族当时的人口数量已经十分可观了。

然而,200多万的契丹族竟然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这不得不让人感觉震惊。契丹族的消亡是从辽国灭亡开始的。1125年,金国灭辽,此后的契丹族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随着耶律大石转战西北,最终建立了称霸中亚的西辽帝国;另外一部分接受了金国的统治。

其中转载西北的契丹族主要是西北招讨司的2万骑兵,其数量非常之少。耶律大石在征服了西域各国后,也不能废除各国的政权组织,只能保留他们的自治权。西辽之所以难以建立行之有效的中央集权,其原因就是契丹族太少了。西辽灭亡之后,迁徙到西北的契丹族就融入了当地的民族之中。

契丹族中的大部分成为了金国的臣民,他们被残酷地剥削和镇压,经济实力下滑很严重。在海陵王南征的时候,契丹族爆发了大规模的起义,其数量多达10万到20万。金国镇压了契丹起义后,将大量的契丹人迁徙到了松辽平原。经过长期的发展,迁徙到松嫩的一部分契丹人自然融入了女真部落之中,如满族中的舒穆禄氏就来自于契丹,后来又改为了徐、舒、宿、苏等姓氏。

金国末期,松辽的契丹族又在耶律留哥的带领下发动起义,建立了东辽政权,其军队规模达到了10万。可见当时契丹族规模依然还是比较可观的。根据《中国人口通史》的估计,金国时期的契丹族依然在200万左右,是全国第三大民族。

契丹族的消亡是在元朝发生的。蒙古兴起后,大量的契丹人投靠于蒙古,试图借助蒙古之手来灭金国,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耶律楚材,他辅弼成吉思汗父子三十余年,担任中书令十四年之久,是蒙古第一位儒臣。耶律楚材虽然有契丹的姓氏,但是早已失去了契丹的风俗文化,他已经融入了汉族。因此导致契丹族消失的根本原因还是汉化。

耶律楚材

自从辽国建立以来,契丹族就不断吸收唐宋的典章制度,学习中原文化风俗,到了辽国后期,其皇帝已经能够通晓琴棋书画。金国时期,其统治者更是全面推行汉化,而金国境内的契丹族也同样接受了更多的汉文化。到金国灭亡的时候,除了契丹保留的耶律氏和萧氏之外,人们已经找不出他们和其他汉人的区别了。因此,蒙古人就将契丹、女真等都统称为“汉人”。

逐渐汉化的契丹人

当然,融入汉族的契丹族也只是一部分,他们主要是契丹族的中上层,因而更容易接受汉文化。居住在西辽河流域一带的契丹下层百姓则保留自己的语言、风俗,可是偏偏蒙古人和契丹人同源,蒙古的语言、风俗和契丹相差不大。蒙古兴起后,西辽河一带的契丹族就基本融入了蒙古族中了,蒙古部落中的科尔沁,喀喇沁等就和契丹有渊源关系。这也就意味着契丹族的存在基础已经消失了。

契丹人跟随蒙古人南征北战,其民族也分散到了各地。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大力反对胡文化,许多契丹人为了生存,也就是改变了自己的姓氏。契丹原来耶律和萧两大姓氏,而改姓的基本是耶律氏,很多改为了李、蒋、刘、石、莽等姓氏。契丹改汉姓,也就失去了唯一的识别因素。

1996年,中国社科院等机构对云南“本人”和契丹古尸标本进行DNA比对,得出“本人很可能就是当初契丹远征军的后裔”的结论。这些本人生活在云南保山一带,基本为阿、莽、蒋三大姓,人口15万人。在当地的《阿公碑文原序》,石刻记载:“公原籍乃辽东人氏,后遭逢变迁,保机后裔四散奔走,遑遑而迁,移民滇西顺宁而觅其食。”这些本人,很可能是跟随蒙古人南征大理而来的。

云南本人的家谱

那么,现在的中国有没有哪个民族是契丹后裔呢?还真有,东北地区的达斡尔族就是契丹后裔。达斡尔族在清代之前使用契丹文,不过现在早已不会使用,他们长期保留着契丹风俗。学者对比契丹人和达斡尔族的DNA,契丹与达斡尔族有最近的遗传关系。

实际上,达斡尔族就是被金国迁徙到东北的契丹族的一支。清朝时期,达斡尔族被编入了八旗组织,隶属于齐齐哈尔总管衙门。他们曾经打退了沙俄的入侵,为保卫东北做出了重要的贡献。1755年,乾隆帝远征准噶尔,达斡尔族中15岁以上的青少年男子几千人参加远征,他们带着家属一起迁徙到了新疆。

达斡尔族

1931年,日本入侵东北,东北的达斡尔族又积极加入东北抗联部队。1944年,新疆塔城地区的达斡尔族参加了“三区革命”,为新疆的和平解放作出了贡献。1956年,齐齐哈尔成立了梅里斯达斡尔族区,这是中国唯一的达斡尔民族区。

契丹族不愧是一个伟大的民族。他们创立了中国最早的“一国两制”,因俗而治,为多元一体的大一统国家形成奠定了基础;他们的威名远播欧亚,至今东欧国家依然将中国称为“契丹”。在蒙古建立后,最后一位契丹名人——耶律楚材成功改变了蒙古的中原政策,让蒙古开始放弃屠杀,挽救了多少生灵;契丹族虽然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之中,但是他们的后裔跟随蒙古、女真等南征北战,为中国的统一,疆域的奠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近代以来,他们他们守卫家园,和日本、俄国等作斗争,用巨大的牺牲来保卫家国。

因此,契丹族虽然消失了,但是他们的历史功绩不可磨灭。

女真是东北土著民族肃慎的后裔。

这个民族距今已经超过3000年,汉至晋时期称挹娄,南北朝时期称勿吉,隋至唐时期称黑水靺鞨,辽朝时期称“女真”。

在契丹民族建立的辽朝时期,女真属于被统治民族,经常受到契丹的压迫。公元1115年,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统一女真各部,在会宁府(哈尔滨阿城)建立金朝。之后,金朝开始统一北方之路,先后灭辽、灭北宋。

但是,女真和契丹一样,都非常喜欢喝酒,特别是金朝的第一个首都建立在哈尔滨阿城后,让阿城成为全国蒸馏酒技术的核心。

萧抱珍

根据资料记载,金朝第三位皇帝金熙宗在位的时候,太一道鼻祖萧抱珍在上京(阿城)乳峰山(松峰山)建立道观,炼丹为人治病,深受熙宗皇帝厚爱。

萧抱珍从乳峰山去上京给皇帝看病途中,看到二层甸子(玉泉镇)这里山环叠抱,鸟语花香,尤其是遍地山泉潺潺喷出,令他惊喜不已。于是,皇帝命他在此建立皇家酒坊。那时,此地无地名,由于蒸馏酒气分上下两层,女真人便叫它“二层甸子”,这里也就是今日玉泉酒厂的前身。

因为是皇家酒坊,所以金朝早期,哈尔滨阿城就成了中国北方蒸馏酒中心。而在全民饮酒的氛围上,金代一点也不必辽代差,女真人以酒为媒,以酒为聘礼,每逢节庆、祭祀、征战、围猎、宴请宾客必以酒助兴。

那个时候,中国白酒深受北方人的喜欢,后来传遍全国,缘于金国的第四位皇帝。

完颜亮

金朝第四代皇帝叫做完颜亮。

金熙宗在位的时候,十分喜欢喝酒,一旦喝多了就滥杀无辜。

公元1150年1月9日,右丞相海陵王完颜亮杀死了金熙宗,成为金朝第四代皇帝。 完颜亮励精图治,鼓励农业,整顿吏政,厉行革新,完善财制,并大力推广汉化,迁都燕京。

当时,金朝灭掉北宋,与南宋划准为界,占有中原和中国北部的疆土。金朝威服高丽、西夏等国,所辖地域广袤,而首都却偏于东北一隅,物资运输与公文传递多有违误,使节往来艰于行旅,致使政令无法及时畅达内外。

与此同时,黑龙江阿城上京会宁府的宫殿楼阁、佛寺道观、市井街巷,无不留有金熙宗风行君主制的痕迹,金上京皇族的怀旧和睹物思人,极容易形成一呼百应的政治气候,给完颜亮这个以杀兄夺位的帝王带来灭顶之灾。

因此,完颜亮一方面想通过迁都,通过分化、分治、溶化的过程达到完全解除女真守旧贵族的组合力与反抗力,来确保自己的皇位安全。

完颜亮的迁都意向一表露,立即遭到女真贵族的强烈反对。但是,完颜亮决心已定,经过三年时间终于把首都迁到北京。为了让女真贵族们离开白山黑水间的上京来到燕京,完颜亮几乎破坏了阿城时期所有的设施,断了族人的念想,包括皇家酒坊。

不过,正是完颜亮的这个做法,让蒸馏酒的技术从北方传到全中国。

完颜亮剧照

完颜亮虽然很有能力,但是为人残暴狂傲,淫恶不堪,特别是酒后杀人无数。

正隆六年(1161年),完颜亮意图统一华夏,兴国百业,发大军南征南宋,然而却在瓜洲渡江作战时死于完颜元宜等人手中,时年四十岁,死后先被追废为海陵炀王,不久又被废为庶人。

但是,通过完颜亮的迁都,原来在北方的蒸馏酒技术传遍了中国,女真族也起到了传播机的作用,让世人品味到了中国白酒。

女真族将白酒传遍了中国,而将白酒传遍全世界的则是另外一个北方民族。是哪个民族呢?请看明日报道。【作者:每日汉字】

位于我国的东北女真族是我国历史上的少数民族之一,作为女真族部落的一个首领,完颜阿骨打于公元1115年在上京会宁府建立金国,开始了女真人最辉煌的时期,建国后金国向南攻打宋朝,掳走徽钦二帝以及后宫数千人,制造了震惊世人的靖康之难。之后又联合宋朝攻打辽国,最终把强大的辽国也灭了。然而金国仅仅存在了120年后,就被强大的蒙古人干掉了,从此曾经强悍的女真族去销声匿迹,不见踪影,那么后来的女真人去哪里了呢?

女真族的祖先是肃慎族大约存在于3000多年前,经过历朝历代的变迁,不同时期名字也一直在变化,汉至晋时期称作挹娄,南北朝时期称勿吉,隋至唐时期称黑水靺鞨,辽朝时期才开始叫做女真族。为什么曾经盛极一时的女真人在金国灭亡后,一直到明末的这一段时间,很少有历史记载呢?原因是这样的,据说蒙古还未强大之前,金国皇帝杀了铁木真的一位亲人,铁木真就发誓要血债血偿,所以攻打金国的时候,所到之处基本上都是屠城,这也导致大量女真人死亡,只有少数隐姓埋名,存活了下来。

女真族在元朝和明朝期间居住分散,长期受到压制,低人一等,到了明末的时候,也就是从万历年间开始,位于东北的建州女真部落,有一位叫努尔哈赤的部落首领率领女真部落起兵造反,对内逐渐统一女真各部,然后对外不遗余力的攻打明朝,最终在其子孙的努力下建立了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这也是女真人的第二个盛世时期,而女真族也慢慢演化为后来的满族,一直延续到现在,根据2010年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来的数据,全国共有满族人民1041.0585万,台湾省约1.2万,人数位居少数民族总人口第三位。

最后补充一点,现在女真皇族完颜氏的后人基本上存在于我国的这几个地方,甘肃省泾川县有一个村子,全村大概有3000多人,基本上都姓完颜,据说是完颜宗弼的后代。另一个完颜氏集中的地方是河南的鹿邑县、人口大概有三千人左右,河南平顶山的汝州市大概有2000多人,安徽肥东大约有完颜氏四千多人。

标签 女真族

上一篇:曹雪芹是哪个朝代的人 《红楼梦》原型是谁

下一篇:姜撞奶的做法 为什么会出现不凝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