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问经验 · 正文详情

尼罗河在哪个国家的母亲河 为什么被称为哈比神

来源:名资汇网 2022-05-11

上期我们介绍了自然之最系列的第十三篇:喷发最多的活火山——埃特纳火山。今天,我们来聊聊自然之最的第十四篇——尼罗河: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埃及的母亲河。

尼罗河

尼罗河位于非洲东部和北部,发源于非洲东北部的布隆迪高原,自南向北流动注入地中海,全长6670千米,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比世界第二长河流亚马孙河(全长6400千米)长270千米。尼罗河上游的白尼罗河为干流,主要支流有阿丘瓦河、加扎勒河、索巴特河、青尼罗河和阿特巴拉河。

尼罗河干流图

尼罗河虽然是世界上第一长河,但是其他河流特征并不十分突出,比如尼罗河的流域面积为287万平方千米,排在亚马逊河、刚果河、密西西比河、拉普拉塔河和鄂毕河之后,列世界第六位。尼罗河的年径流量约为840亿立方米,比世界排名第一的亚马逊河年径流量小的多,这个数据在中国河流中也只能排在长江、珠江、黑龙江和雅鲁藏布江之后,列第五位。

埃及尼罗河沿岸古迹

尼罗河的年径流量并不突出的主要原因是河流主要流域地处热带草原和热带沙漠气候,年降水量较少,只有白尼罗河上游靠近赤道附近,常年降水较均匀。而尼罗河另外的重要支流青尼罗河和阿特巴拉河流经埃塞俄比亚高原,地处热带草原气候区,全年降水分明显的雨季和干季,当雨季来临,青尼罗河和阿特巴拉河,水量丰富,从而尼罗河也进入洪水期,反之,干季来临,尼罗河进入枯水期。

尼罗河及两岸的农田

所以,尼罗河是一条流量季节变化很大的河流,每年5至8月为丰水期,河水泛滥,带来洪涝,其他季节为流量较小季节。尼罗河这种定期的泛滥,对于位于尼罗河下游的埃及人民来说,就是上天的馈赠,因为每年尼罗河泛滥,都会给尼罗河两岸带来肥沃的土壤,等洪水退去,埃及人民就可以开始农业劳动了,由此,埃及人民视尼罗河为“母亲河”。

埃及及尼罗河三角洲

尼罗河及其支流总共流经10个国家,是一条国际性河流,而且尼罗河流经区域大多气候干旱,水源不足,特别是位于下游地区的埃及,更是以来尼罗河的水源。为此,如何开发利用尼罗河,是当地人民现实的问题,为此埃及建设了阿斯旺大坝,大坝后方形成了巨大的纳赛尔湖。

阿斯旺大坝

通过大坝的建设,埃及取得了发电、防洪、灌溉、养殖、旅游、交通等综合效益,同时巨大的水库为埃及提供了宝贵的水资源。

阿斯旺大坝

当然,任何事情都有其两面性,一方面,由于阿斯旺大坝的建设,导致尼罗河泥沙沉积在水库内,尼罗河三角洲的泥沙沉积减弱,面临三角洲萎缩风险。另一方面,由于大坝的调蓄作用,尼罗河的径流量趋于平稳,每年定期的泛滥消失了,周边农业赖以生存的淤泥来源没有了,农业面临危机。

尼罗河三角洲

如果按照人员的DNA研究结果,整个人类都起源于东非高原,因为人口增多而引发食物、领地等各方面的矛盾,使得这些人开始逐步迁徙和扩散。其中最重要也是最大的一支,便是顺着尼罗河北一路上,从尼罗河口进入亚洲,一部分人往西北进发,到达现在的欧洲。而另一部分人继续往东。

这部分人翻越伊朗高原之后,有的到达印度地区,有的则走得更远到达东亚的长江、黄河流域。在黄河流域发展期间,有一部分人类因为逐猎而居,最终在一次冰期时,跨过冰封的白令海峡走向美洲,至此,人类完成了漫长的迁徙过程,在此期间,地球上先后出现了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古中国文明。

在欧亚、甚至美洲迁徙的这一分支当中,大部分人的祖先都曾在尼罗河流域生过很多年。当然,这里所谓的“很多年”在历史的长河中是微不足道的。如果这种说法真的成立,尼罗河便可以说是整个世界的母亲河了,因为没有尼罗河,东北非洲大陆将会与撒哈拉连成一片无法穿越的茫茫沙漠,人类北迁的进程难度也将因此大大增加。

即使是在机械现代化的今天,尼罗河依然是从贯通非洲大陆南北的唯一“生命线”,这一点我们从非洲人口的主要分布,以及非洲人口密度图可以看出。

其实在6500万年前,地中海还没有闭合,撒哈拉地区生长着大量的植物以及恐龙,是动植物乐园。地中海闭合之后,又经历了数次冰川期,250年前的一次冰川期终于灭绝了撒哈拉几乎所有的植物,撒哈拉开始迅速沙漠化,但是尼罗河却顽强地在撒哈拉以东划出一道生命绿洲。

尼罗河虽然是世界第一长河,孕育世界第一个文明古国古埃及,是埃及的母亲河,但是在世界年平均径流量排名前100的名额当中看不见它的身影。即使如此,尼罗河依然靠着不多的河水,养育着埃及近一亿的人口,以及苏丹数千万人。

从古代埃及开始,人们就不断探索尼罗河雨季与旱季的规律,古埃及人利用尼罗河洪水泛滥时期,洪水中夹杂大量肥沃泥沙的特征,开渠引流洪水漫灌耕地。洪水退去之后,地里留下一层肥沃的淤泥,人们只需撒上小麦、豆类等作物,即可获得丰收。

母亲对儿女总是无私奉献,但换来的往往是儿女无尽的索求。步入现代以来,尼罗河的水流被工业和过度农业可以说正在处于被榨干的边缘。长度位列世界第一的尼罗河,在下游流经开罗的地方,河道宽度最窄处仅有210米,而在尼罗河上游约2600多公里的地方,仅一条支流的宽度就不知210米。原本尼罗河流经苏丹尼罗省之后的2000公里下游区基本就一直处于消耗状态,没有补给,根本不堪压榨。

为了更加充分地利用尼罗河的水资源,自上世纪20年代开始,埃及、苏丹,以及尼罗河上有的国家纷纷在尼罗河修建水库、堤坝,拦截河水以备精细化利用。但是这样一来,尼罗河下游的埃及就吃了哑巴亏,因为埃及埃及几乎没有河流,唯一的农业用水来源于尼罗河,几乎全部的耕地都分布在尼罗河河谷和尼罗河三角洲,倘若尼罗河上游纷纷建立大型水坝,可以流到埃及的水就所剩无几了,而埃及在上游仅有一个老阿斯旺水库,蓄水能力小的可怜。

于是在痛定思痛之后,埃及在上世纪60年代,兴建了举世闻名的水利工程——阿斯旺水坝。这座水坝所形成的纳赛尔水库水域面积5120平方公里,是青海湖的1.1倍,蓄水量达1689亿立方米,是三峡水坝的4.2倍,是丹江口水库的近6倍,是非洲最大水库。

阿斯旺水坝虽然解除了埃及被上游国家切断水资源的风险,但却因为水坝库容量太大,拦截了大量的河水,并且还尼罗河水中的淤泥也全部拦截,导致尼罗河水变少变清,下游土壤肥力下降,河道变窄,这样一来,尼罗河先是被榨干了河水,又被榨干了肥力。或许,这才是真正的母亲河吧!

那么尼罗河被榨干之后,人类有究竟从中得到了什么?是严重破坏的尼罗河生态、人工增肥的土地、还是化学肥料种植的硕果累累?

我们从小就听说过金字塔、木乃伊、象形文字,甚至埃及艳后,但你对古埃及到底了解多少呢?

从今天起,笔者突发奇想,新开一个栏目,取名为“每周解码一点古埃及”,争取每周写一篇小文,和大家分享这个神秘古文明的点点滴滴,主题不固定,打算想到什么就写什么,就是这么随性……当然,如果读者朋友们有什么感兴趣的话题,不妨留言告知,笔者一定尽力满足大家的好奇心。

言归正传,今天开篇,想聊一聊古埃及文明的生命线,一条向北流的大河:尼罗河。

水源

水是生命之源,河流是孕育文明的摇篮,四大文明古国莫不如此。对古埃及人来说,尼罗河的地位更加不可替代,看一眼地图就明白了:

埃及境内绝大部分国土都是像精绝古城那样的沙漠,常年干旱少雨。尼罗河两岸河谷地带,以及地中海出海口附近的三角洲,则构成了一条绿色生命带。这条面积仅占埃及面积三十分之一的生命带,却养活了埃及90%的人口(其余人大都散布在绿洲里),尼罗河对埃及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假设尼罗河干涸三天,估计绝大多数埃及人都得渴死。

粮食

尼罗河不仅为埃及人提供了水源,还是物产丰富的天然大粮仓,古埃及遗址和陵墓壁画上多有描绘尼罗河丰饶的场景:

此外,由于定期泛滥,尼罗河还为古埃及人从狩猎采集走向农耕文明创造了极为便利的条件。埃及境内尼罗河的主要源头埃塞俄比亚高原,一到夏季就下暴雨,每次泛滥都会在下游河谷和三角洲留下厚厚一层肥沃的土地,种子撒在上面,不用施肥,就能长出丰硕的农作物,真真的风水宝地!

交通

尼罗河在埃及境内约1500公里,自南向北流,从上埃及(南方)到下埃及(北方)只需坐船顺流而下,十分方便。那么可能有人要说了,从北到南逆流坐船岂不是很费力?天佑埃及!尼罗河上的风是往南吹的,只要扬起船帆,从北到南也很省力。

如此得天独厚的交通条件,极大地方便了中央政权对埃及全境的控制,因此早在公元前3100年左右,埃及就成为大一统的国家,其疆域极为稳定,甚至维持至今基本不变,堪称人类文明奇迹。

对于尼罗河的馈赠,古埃及人也是感恩至深的,尼罗河里的植物莲花和纸莎草分别成为上埃及和下埃及的象征:

埃及国家博物馆庭院内水池里正是这两种植物,象征着上下埃及的统一

尼罗河里的动物鳄鱼和朱鹭都被奉为神,名为“索贝克神”和“托特神”,分别象征权势和智慧:

甚至尼罗河被整体神化为人形象的神,叫做“哈比神”,其下垂的胸部和隆起的腹部并不是表现神的身材不好,而是象征着尼罗河的丰饶,有的吃才会发福嘛:

说了这么多,笔者忍不住也要搬出2000多年前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那句经典名言:“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他说的可真没错。(第一期完)

后记:古代尼罗河的泛滥虽然在时间上是有规律的,但水势每年不同,水量太大会引发洪灾,水量太小可能造成歉收,因而早在法老时代,埃及人就开始想方设法治水,留下了诸多水利工程遗址。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埃及总统纳赛尔在苏联人帮助下修建了长3000多米的阿斯旺高坝,彻底控制了尼罗河水,造福了埃及老百姓,但也造成一些生态问题,并淹掉了许多重要古迹,包括著名的阿布辛贝神庙和菲莱神庙旧址。

标签 尼罗河

上一篇:东盟十国有哪些国家 总面积是多少

下一篇:撒狗粮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说是虐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