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问经验 · 正文详情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框架|高中地理重点知识归纳

来源:名资汇网 作者:caiji007 2023-10-19

  高中生需要学习好地理学科方面的知识,就需要把知识点进行归类和梳理。那么,在高中地理课程中,有哪些重点知识需要同学们仔细理解和记忆,做好归纳总结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关于高中地理重点知识,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高中地理重点知识:协调人地关系途径

  1、控制人口规模,提高人口素质;

  2、发展科技,提高生产效率,对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转变发展模式,发展循环经济是重要途径;

  ①循环经济在工业中的表现形式是清洁生产。

  ②循环经济在农业中主要表现为生态农业。

  4、参加国际协作,保护世界环境。

  高中地理重点知识:区域问题

  1、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

  自然原因:

  ①干旱的气候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本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

  ②气候异常可以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

  人为原因: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人类活动不当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的过度使用、不合理利用。表现:

  ①过度樵采

  ②过度放牧

  ③过度开垦

  ④灌溉措施不当

  主要危害:荒漠化的发展使得土地自然生产力丧失,不仅影响到西北地区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而且严重威胁到当地甚至其他地区人们的生存环境。

  治理措施:

  ①合理利用水资源

  ②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林体系

  ③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④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⑤控制人口增长

  2、亚马孙热带雨林的开发和保护

  森林的环境价值: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以及繁衍物种和维护生物多样性;还具有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吸烟除尘、防风固沙等。

  亚马孙热带雨林全球环境效应:

  ①地球之肺②地球的储水库③世界生物基因宝库

  雨林脆弱性:雨林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

  开发:根本原因人口增长和贫困,直接原因人类开发。

  ①过度的迁移农业

  ②采矿、修路、城镇建设

  ③商业性伐木

  ④开辟大型农牧场

  主要危害:导致全球气候失调、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生物多样性锐减

  综合治理保护措施:

  ①开发雨林观光、生态旅游;

  ②加强管理和保护,建自然保护区;

  ③森林的采伐与养育结合;

  ④建设雨林缓冲区,减少移民和农耕;

  ⑤加强国际合作;

  ⑥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

  3、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及治理措施

  (1)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

  自然:

  ①气候:夏季多暴雨,降水多且集中;

  ②土质:疏松、岩石破碎;

  ③地形:起伏大,坡陡;(地质灾害频繁,多滑坡泥石流)

  ④植被:覆盖率低。

  人为:

  ①不合理的土地利用(陡坡开荒种植、开矿,等);

  ②不合理的耕作制度(轮荒)

  ③植被破坏。

  (2)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

  因地制宜,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实行农林牧综合发展。具体措施如下:

  工程措施:打坝建库、平整土地、修基本农田、抽引水灌溉;

  农业技术措施:选育良种、地膜覆盖、轮作套种、科学施肥;

  生物措施:提高植被的覆盖率。

  其他: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结构,实行农林牧综合开发;解决农民的生活用能问题

  高中地理重点知识: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1)直接原因:(从人地关系角度分析)

  当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替代品的再生速度时,便会出现资源短缺和生态破坏等问题;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就会导致环境质量下降,形成环境污染等问题。

  (2)根本原因:

  ①人口压力大②资源的不合理利用③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

  (3)环境问题的本质:发展问题,是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必须在发展的过程中解决。

标签

上一篇:中国地理知识大全集|中国地理知识背诵口诀

下一篇:[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