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杂谈 · 正文详情

清朝历史上唯一配享太庙的汉人张廷玉-死后才被认可 - 全文

来源:名资汇网 作者:caiji007 2023-08-20

太庙的是皇家祭祀场地,一般状况下仅有皇家贵族才能够具有太庙祭祀的荣誉。配享太庙可不是一般的荣耀,普通皇亲国戚都是没这个资格的,只有皇帝的近亲或是是对天下作出了卓越贡献的重臣才有可能具有这类荣誉。

清朝有配享太庙这一荣誉的大臣不足15人,这一配额可谓是屈指可数了。其中,可以配享太庙的汉人官员仅有张廷玉一位,他经历三朝,为国尽忠职守,可晚年却被撤职抄家了。

张廷玉出生名门世家,父亲是曾做了乾隆老师及其康熙朝宰辅的的张英。张英在当官期内廉洁自律,做官刚正不阿,绝对称得上是清风两袖的好官。也许是因为父亲的熏陶,张廷玉自小就想干一个廉洁自律为民办事官员,因此他自小就奋发图强,勤恳勤奋,在二十九那一年他考中了进士,被授于翰林庶吉士的官职,为此开始了他历时半个多世纪的政界生涯。

张廷玉所效力的第一任皇帝康熙,在他进到政界时早已踏入晚年了。应对朝廷中“九子夺嫡”的错乱局势,他束手无策,只有在一旁看热闹。那时候的各皇子互相结党营私,期待可以发展壮大自己的后方团队,来获得这次大战的胜利。

张廷玉在这时出任礼部左侍郎更是蒸蒸日上,当然变成了每个皇子笼络的关键目标,但张廷玉深知康熙皇帝最反感结党营私,拉帮结派,为了独善其身,他并沒有支持任何一方皇子阵营。他的这类作法可谓是十分聪明,既使他逃过了康熙皇帝的责任追究,又获得了之后雍正皇帝的器重

雍正当政阶段,八王爷提出了“八王议政”。这时的八王爷早就笼络了皇三子弘时及其关外的四位八旗旗主王爷。对比于八王爷而言,仅有王文昭及其张廷玉支持的雍正皇帝可谓是势单力薄。

在彼此僵持时王文昭[文]被气昏过去了,应对[章]极其猖狂的八王一党[来],张廷玉保持支持雍[自]正皇帝。讲出了一大[历]堆辩驳“八王议政”[史]的观点。最终,这次[大]风波以十三王爷入朝[全]做官结束。八王一党[网]完全失势,迎来了雍[文]正皇帝的大清洗。

由于这件事情他变成了雍正一朝最受重视的大臣,他帮助雍正皇帝健全了军机处,自己也在这其中出任办事大臣,接着军机处发展趋势变成了全部大清帝国军政要事决策机构。大家都知道,清朝时军机处并沒有具体决定权,只承担处理公文,编写奏章等事务。尽管沒有具体权利,张廷玉在处理这种事务时仍然十分用心,每一次只要雍正张口叙述他就可以立刻编写出文书。据记述,在大清与准格尔战争告急时,张廷玉每日必须标示、审阅数百封文件,但即便如此,他也从来没有过差错。

而且,张廷玉深通为官之道,即便出任着军机处要职他都没有忘掉作为大臣的谦逊工作作风,他每天小心谨慎,很少让亲人获知朝廷政务,除此之外,也很少交往外官。在雍正临终时刻意将他破格提拔为“顾命大臣”,并给他留有了配享太庙的荣誉。

风云变幻,惨淡收尾

在雍正死后,乾隆成[章]功上台,本来秉持谨[来]小慎微的张廷玉,最[自]后還是无法逃离高官[历]厚禄的吸引,这最后[史]造成 了他惨淡的结局。

乾隆上台后,准予了许多雍正一朝阶段的大臣辞官、安享晚年,张廷玉便是其中的一位。但张廷玉觉得乾隆皇帝的这类作法,是卸磨杀驴,因此上了一封奏折,希望乾隆准许他配享太庙的权益,使他配享太庙。乾隆皇帝在见到这封奏之后十分恼怒,他觉得张廷玉的这类行为是倚老卖老。

但终究张廷玉原是三朝元老,他還是憋住了自己的恼怒,施行诏书,承诺自己会给他配享太庙的荣誉,使他不要担心。获得承诺的张廷玉,让自己的孩子去谢恩,結果这一作法在乾隆看来是以下犯上,因此便削掉了张廷玉的官爵,也许是为了防止汉人官员心寒并沒有夺走他配享太庙的荣誉。

乾隆十五年,皇长子[大]过世,张廷玉在这时[全]申请辞官,这类冷漠[网]无情的作法完全惹恼[文]了沉浸在丧子之痛的[章]乾隆皇帝,一怒之下[来]乾隆皇帝废止了张庭[自]玉配享太庙资质,准[历]予了他辞官。

乾隆二十年张廷玉过世,也许这时的乾隆早已解气想到了张廷玉侍奉三朝的贡献,因此在张廷玉死后还是恢复了他配享太庙的荣誉,不知道这时的张廷玉是不是泉下有知,是不是觉得心安?

历史大全897698882
    标签

    上一篇:古代武将官职一览表-武将都要哪些通俗的职称

    下一篇:夜郎国的历史-夜郎国位置在哪-夜郎自大是什么典故? -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