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杂谈 · 正文详情

殷墟遗址的历史意义是什么?考古界如何评价殷墟

来源:名资汇网 作者:caiji007 2023-09-30

考古学是一门年轻的学问,它以古代人类文明为研究对象。一百多年来,几代考先人漫漫长路,冒着酷热,历严寒,用手铲一页,揭开埋藏几千年的中华文明之“地书”。民族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轨迹由此逐步形成了条理、脉络。作为“中国考古摇篮”的殷墟,在中华文明进程中处于什么位置,殷墟遗址的历史意义又是什么呢?

百年来的中国考古学史,也是追溯中华文明的历史,回顾百年历程,殷墟是中华文明追溯的原点和基石。

“甲骨文”的发现和[文]研究,将中国信史推[章]进了近千年,更使殷[来]墟成为刚刚起步的中[自]国考古学的一项不二[历]选择。

历经十年,十五次考古发掘,都发现了殷墟宫殿、王陵等遗迹,还有大量的刻辞甲骨、青铜器、玉器、陶器等遗物,殷墟文化特征逐渐清晰。

但后冈遗址仰韶、龙山、殷墟文化的发现,更是以殷墟为起点,开启中华文明探源之旅。建国70多年来,中国考古事业飞速发展,各个地区逐步建立起考古年代框架和文化谱系。二里岗、二里头、先商、岳石等等介于夏,商朝时期考古文化序列的建立,离不开殷墟这块基石。

不但如此,殷墟周围[史]地区的青铜文明、沿[大]长城一带的草原青铜[全]文化、长江流域地区[网]三星堆文化、关中西[文]部地区先周文化、东[章]达山东半岛的珍珠门[来]文化等,都是以殷墟[自]文化为坐标和参照的[历],它们的年代更为精[史]确,文化内涵也更为[大]清晰。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始[全]于2001年,取得[网]丰硕成果,大量新的[文]考古发现证明了中华[章]文明五千年。想想如[来]果没有殷墟这一块基[自]石,许多现在被视为[历]铁证的结论还是会有[史]分歧,莫衷一是!

在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大]发展过程中,不管怎[全]样,强调以甲骨文字[网]为代表的汉字系统的[文]重要性都不过分。

《甲骨文》是3000多年前的成熟文字,现已发现16万余块殷墟刻辞甲骨,研究单字近4500个,目前已释读约1500字。甲骨文主要记录了殷商皇室祭祀的内容,虽然内容丰富,但题材相对单一。可以说,"殷人有册有典",学者认为当时还存在其它类似竹简、木简等文字载体,只是华北土壤对这些易腐蚀有机物的埋藏不利。

甲骨文是怎样形成的,它的起源是什么?这个问题也是学术界的难题。然而,大量新石器时代的图画、符号清楚地显示,甲骨文之先河仍有漫长的文字演变道路。以甲骨文为代表的汉字从此成为传承中华文明的载体,字体虽有变化,却始终一脉相承,是当今十几亿中华儿女所用的“活字”,变成了中华儿女血脉相通、生生不息的基因和纽带,这与古代文明的“死文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殷墟出土著名文物

司母戊鼎是目前已知形体最重的一种青铜器,它不仅是殷墟时期精湛的青铜铸造工艺的典型代表,也是当时全社会礼制的缩影

目前已知的殷墟古都[章]城中发现的铸铜作坊[来]最多,规模也最大。[自]商代后期,这些铜铸[历]工工坊不断生产,甚[史]至延续至西周初年,[大]主要是铸造青铜礼器[全],兼及兵器、工具、[网]马器。

2015年,在苗圃[文]北地西面三四百米处[章]发现了一座铅锭储藏[来]坑,重达3.4吨。[自]铅是三元合金中的一[历]种,其含量只有青铜[史]的5%~10%,单[大]凭这个坑铅锭,就足[全]够铸造几十吨青铜。[网]

其中,著名的妇好墓有青铜器468件,共计1.625吨。由铜、锡、铅矿石的开采、冶炼、运输、青铜熔铸、青铜消费等诸多环节,都是一般人力资源无法完成的,尤其是殷墟这样大规模的生产,需要举国之力才能顺利完成。

考古学者对殷墟的评价

异彩纷呈、纷繁纷呈的地域考古文化,以不同的方式为中华文明注入了勃勃生机。

最后,中原地区在前途未卜的征途上拔得头筹,许宏先生用“月朗星稀”形象概括了二里头文化为代表的“最早的中国”,中华文明历经数千年碰撞、融合、再生,最终形成了多元一体的鲜明特征。

赵辉先生曾以“逐鹿[文]中原”一词,道出了[章]中原地区的特殊之处[来],并指出“中原地区[自]在中国历史上所起的[历]作用,无论是通过文[史]献史料还是考古学资[大]料,都能明确地在商[全]代辨认出来,进而可[网]追溯到夏代。从夏代[文]开始,到商时期,中[章]原地区的中心地位就[来]一直没有动摇过。

赵汀阳先生试图用“[自]旋涡模式”来回答是[历]什么因素吸引了三千[史]多年来各路英豪“逐[大]鹿中原”?在他看来[全],不是财富,不是资[网]源,而是“在中原有[文]最大政治增值的精神[章]世界”。这种精神世[来]界之所以有号召力,[自]决定因素是汉字,思[历]维系统,天下体系雪[史]球效应。

由此形成了以中原为[大]中心的文明漩涡,并[全]对周边文化产生了持[网]久的向心力。在这其[文]中,不难发现殷墟的[章]价值和地位是多么重[来]要。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殷墟在中华文明进程中的地位与作用,那么,这是从奠基开始的。殷墟上承一千多年四方合流之潮流,下启三千余年,多元一体之格局,是中华文明的中流砥柱。

历史就该是这样 历史百科
    标签

    上一篇:过去废旧牙膏皮的用途-为什么以前的牙膏皮能卖钱?

    下一篇:蒙哥为什么不把汗位传给大儿子(大儿子资质平庸不适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