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问经验 · 正文详情

[节奏节拍乐理知识]如何掌握节拍的乐理知识

来源:名资汇网 作者:caiji007 2023-09-11

  节拍是衡量节奏的单位,它的基础乐理知识有很多,如何掌握节拍的乐理知识?掌握节拍就需要了解节拍的相关知识。下面就跟随小编的步伐一起来了解一下节拍的基本乐理知识吧!

  节拍的基础乐理知识介绍

  1.乐曲中周期性出现的有一定强弱分别的一系列拍子,是衡量节奏的单位。

  唐张祜《感王将军柘枝妓殁》诗:画鼓不闻招节拍,锦靴空想挫腰肢。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娇娜》:公子命弹《湘妃》。婢以牙拨勾动,激扬哀烈,节拍不类夙闻。

  魏巍《东方》第五部第十章:大约她们的风琴被砸坏了,她就用手打着节拍,用自己的歌声轻轻伴奏。

  2.比喻有规律的进程。

  《朱子语类》卷四四:盖其言合节拍,所以虽言而人不厌之。

  朱自清《执政府大屠杀记》:那警笛声甚是凄厉,但有几乎一定的节拍,足见司令者的从容!

  节拍的基础乐理知识解析

  节拍,乐曲中表示固定单位时值和强弱规律的组织形式。又称拍子。每小节中强拍和弱拍的循环称二拍子;强拍、弱拍、弱拍的循环称三拍子。表示每小节中基本单位拍的时值和数量的记号,称拍号。拍号的上方数字表示每小节的拍数,下方数字表示每拍的时值。

  例如,2/4表示以4分音符为1拍,每小节有2拍。拍号中时值的实际时间,应视乐曲所标速度而定。在不同节拍类型中,每小节只有一个强拍的叫做单拍子,如2/4、2/8是单2拍子,3/4、3/8是单3拍子。每小节有一个强拍并有次强拍的叫做复拍子。如4/4、6/8是复2拍子,9/8、9/16是复3拍子。

  单位拍时值相同而拍数不同的单拍子组合在一小节内,叫做混合拍子。例如5/4是由2/4+3/4或3/4+2/4组合而成,7/8是2/8+2/8+3/8或3/8+2/8+2/8组合而成等等。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称节拍为板眼。其种类有一板一眼、一板三眼、有板无眼、无板无眼等。一板或一眼都是一拍。一般而言,板、眼的位置与上述强拍、弱拍位置相当,但并不都意味着符合强、弱拍循环的规律。

  常见节拍的节奏练习

  一、节拍感的训练

  人们对音乐节奏的节拍感,实际上就是一种内心体验的律动感。这种律动本来就存在于人们的自身之中。在生理方面,它表现于心脏的跳动、行走、语言、哭泣、呼吸动作等。在心理方面,则表现为种种心理反映和运动觉。这一切就是人内心节奏节拍感的基础,使之进而形成音乐所特有的节奏节拍体系。节拍训练的目的是让学生正确掌握周期性出现的节拍重音,培养良好的律动感及节拍感,并能准确把握各种拍子所表达的基本音乐特征。在常见的节拍中,二拍子和三拍子是其他拍子的基础,二拍子是强弱的均匀出现,体现了节奏的刚健性和平稳性,而三拍子则是强弱弱的不均匀出现,体现的是节奏的动力性和流畅性。因此,节拍训练应从基本的二拍子和三拍子开始。两个二拍子结合产生了四拍子,由于次强拍的出现,使本来相对短小的强弱交替延长了一倍,节奏就会更宽广舒畅,更具有歌颂性和抒情性。两个三拍子结合产生了六拍子,一种是慢的,一种是快的。慢速的六拍子基本情绪与三拍子相似,只是由于次强拍的出现而使音乐的动感更强,也更加流畅。快速的六拍子由于其特殊的结构,每小节两个强拍的二拍子特性及强弱弱规律表现出的三拍子特点,使快速的六拍子既具有平稳活泼的性格,又具有流畅动荡的特点。另外,还有二拍子与三拍子的结合产生的混合拍子及只有强拍没有弱拍的一拍子等等。

  节拍感的训练是节奏感训练的初级阶段,可以选用节拍感明确的节奏让学生感受到节奏是规范在节拍之中的,每一拍有几个音,每音之间的长短组合关系怎样,然后通过击拍、挥拍,身体律动等方式来体验强弱规律,从单拍子入手全面掌握常用拍子。在实际训练中,节拍往往是与节奏的训练交织在一起的,因此,节拍感的训练需要贯穿于节奏训练的始终,使学生由浅入深地在内心逐步形成一个敏锐准确的节拍感。

  二、节奏型的认、读、听、写训练

  音乐中的节奏形态非常多样,节奏构成千变万化,但其基本形态归类起来并不很复杂。如果掌握了基本的节奏型,从简到繁,循序渐进,其他一些较复杂的节奏就不难掌握了。每一种节奏型都有各自的形态、名称、读法、写法。如在音乐中最常使用的节奏型有:均分型、附点型、切分型、组合型、连音型等,在实际教学中,还可以将每种节奏型进行内部组合并让学生加以记忆。例如在参考综合各种方法后,对于基本节奏型,可以分为以四分音符为一拍和以附点四分音符为一大拍两类。每一类又有五种划分,即:基本划分、附点划分、后附点划分和特殊划分(各种连音)。

  以四分音符为一拍的节奏型主要运用于四二、四三、四四等拍子中,以附点四分音符为一大拍的节奏型主要运用于八三、八六拍这一类型的节拍中。所有这些常用节奏型,一定要在训练中做到会认、会读、会听、会写。有的学生在训练过程中对单个节奏型反应迟缓,造成顾此失彼,所以一定要强化对节奏型的印象,把每个常用节奏型深深印在脑海里,只有这样才可能发展多个节奏组合的快速模仿与记忆。为了使学生掌握节奏型,首先要使学生从道理上认清各种不同节奏型的基本形态和时值比例关系,然后能读出其音响;其次不管是单纯的节奏练习还是乐曲中出现的各种节奏都能准确地听出来;最后还要求能用正确规范的记谱法写出各种节奏。在这个过程中,良好的节奏记忆能力是必不可少的。节奏的记忆分为感性和理性两方面,所谓感性记忆就是学生不假思索,凭借自己对节奏的律动感觉,将所给的节奏快速念出,感性记忆主要适合于节奏模仿训练,但对太多的节奏组合,感性记忆则显得力不从心了。理性记忆就是学生将所给的节奏型都做出反应并快速再现,理性记忆主要适合于节奏听记,但记忆过程略显呆滞,不利于多个节奏的组合记忆,所以,将两种记忆方式结合运用将取得良好的训练效果。

  有了一定的节奏基础和记忆方法后,先从简单的节奏组合开始练习,逐渐增加节奏型的难度和节奏组合的长度,由单一型向综合型过渡,由基本节拍节奏向较难的节奏节拍过渡,由单声部节奏向多声部节奏过渡。这一切的训练,都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进行练习,始终坚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以达到最佳的训练效果。

  三、节拍节奏的音乐性训练

  音乐的节奏与旋律一样,也需要有呼吸感和咏唱感。节奏可以独立表现一定的音乐形象,因此所谓的节奏节拍感,并不是机械地表现时值长短或节拍重音,虽然这些也很重要,但它们只是节拍节奏感的一部分,它还应该包括如乐句的处理与起伏、节奏的语感、多声部节奏的交错与均衡、各种音符及休止符多种表现意义等等。而这些内容从某种意义讲更为重要,因此,单纯的节拍节奏训练并不宜太多,应主张多在实际的音乐作品中进行技术练习。在节奏与音高组成的综合织体中培养学生的节拍节奏感,使学生在体会到节拍节奏的紧张度和动力感的同时,也能感受到音乐倾向性,逐步提高对音乐的记忆力、鉴赏力和表现力,让学生的音乐实践活动充满着生命的节奏活力。这才是节拍节奏感训练的最终目的。

  节拍的意义

  拍的侧重点是每小节内的强弱关系,当然也包括强拍之间相隔的时间长短。

  二拍子是一强一弱;

  三拍子是一强两弱;

  四拍子是强、弱、次强、弱;

  五拍子是强、弱、次强、弱、弱或强、弱弱、次强、弱;

  六拍子是强弱、弱、次强、弱、弱;

  这些内容在相关的章节已经作了介绍,我们在这里主要来结合节奏来说说各种节拍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

  二拍子的强弱规律自然就有着行进的律动,所以最适合表现活泼、雄壮、热烈、刚健、欢庆的情景和场面。

  三拍子的强弱规律有着旋转、摇曳的律动,天生就有舞蹈的性质,表现一些轻巧、优美、诙谐、田园、安详的气氛和情感是比较理想的选择。

  四拍子的强弱规律比起前两种来说就更具有抒情性,适宜于表现优雅、舒缓、雄伟、庄严、悲伤、温柔等多种情感。

  当然,为了表现不同的情感和场面,需要配合不同的速度和力度,才能完整地塑出准确的音乐形象。

  另外,节奏与节拍相互结合又形成各种各样的有特色的节拍:

  探戈(TANGO):是流行于拉丁美洲的一种舞蹈节奏,这是一各采用4/4节拍的舞曲节奏型。它所表现的就是南美洲人民的一种欢快的舞蹈节奏,那么我们在演奏探戈节奏时就要把握住它的强弱规律,突出它的切分节奏。特点是旋律与伴奏形成交替节奏,节奏的前两拍多使用切分或附点节奏。使人有严谨、洒脱、温文尔雅、细腻柔和之感。

  波尔卡(POLKA):这是一种轻快、活泼的音乐类型,其节拍采用2/4或4/4拍,它起源于十九世纪中欧民间的舞蹈,后逐步流行到整个欧洲和全世界。其典型的节奏特点是强弱分明,轻快活泼。

  华尔兹(WALTZ):又叫圆舞曲,是产生于欧洲民间的一种三拍子的舞曲节奏型,后流传于宫廷和贵族阶层,现在已流行于世界各地。它有各种风格,速度快、慢不等,根据不同的速度可分为快三、慢三、中三圆舞曲。其伴奏音型由低音奏第一拍与中声部奏第二、三拍组成,也有略加变化的不同变体。[next]

  摇滚(ROCK):这是一种具有爵士音乐轻狂感的节奏型,采用4/4节拍,重音在第二、第四拍上。由于重音移位倒置,使音乐产生摇摆不定的感觉,动感较强,有很强的推动力和不稳定感。

  摇摆(SWING):它的显著特点是连续不断的八分附点音符,采用4/4节拍,较为轻巧、柔和,产生一种摇曳的节奏效果。

  迪斯科(DISCO):这是一种快速、强烈的节奏型。特点是自由奔放、热情,十分尽兴。速度比进行曲快,由于每拍均为重音,所以任何节拍如2/4、3/4、4/4的旋律都能配以迪斯科节奏。

  伦巴(RUMBA):这是一种活泼、轻快而略带有弹性的舞曲节奏型,起源于非洲的黑人舞蹈。音乐为4/4拍,突出节奏重音,并常用连续切分节奏。伦巴常加进一些色彩性打击乐器,如梆子、拉丁鼓等。

  桑巴(SAMBA):这是一种起源于南美洲的舞曲节奏型,热情奔放,采用4/4节拍。桑巴经常加进沙锤、牛铃、拉丁鼓、梆子等色彩性打击乐器。

  爵士(JAZZ):这是起源于美国二三十年代的黑人音乐,它的音乐自由奔放,半音音阶和变化音的使用使得音乐富有动感,节奏有一定的自由变化,节奏的重拍常有提前或滞后的现象,各个乐器的使用具有很大的即兴性。

  另外还有进行曲、16拍、乡村音乐、波普、慢摇滚等流行音乐的风格,大多也都有各自的独特的节奏音型。这些节奏音型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综合起来使用,特别是在当代的流行乐坛上,各类节奏更是层出不穷,有的节奏就是综合了多种类型的流行音乐中的节奏型,并且取得了较好的很好的效果。

标签

上一篇:生活中常见的问题|生活中最常见的记谱法有哪些

下一篇:原位和弦和转位和弦_转位和弦与离调和弦的介绍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 Weibo Article 26 Weibo Article 27 Weibo Article 28 Weibo Article 29 Weibo Article 30 Weibo Article 31 Weibo Article 32 Weibo Article 33 Weibo Article 34 Weibo Article 35 Weibo Article 36 Weibo Article 37 Weibo Article 38 Weibo Article 39 Weibo Article 40